kaiyun·开云官网:教练团队智谋无限,战术层出不穷

admin 阅读:19 5天前 评论:0

  前些天无意中看到一篇关于技术与业务的文章,题目是《技术不应成为业务的工具,一个资深架构师的思辨》读完之后考虑许久,倒不是文章内容写的有多经典,而是 技术不应成为业务的工具这个题目。因为在互联网企业技术与业务到底谁是谁的工具,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事情,有人认为应该业务主导,有人认为应该技术主导,也有人认为一个优秀的系统架构设计能停止技术与业务纷争,总之各说各的,各有各的道理,但都是站在了自己立场上在看这个问题,没有真正的从双方的立场辩论一下。好吧,那就让我们来轻轻的辩一辩这个话题。

  言归正题,“技术与业务,工具三者之间到底是何关系“,我们先来看一看,世界对这三者的一个定义。

  先看工具:指能够方便人们完成工作的器具。哲学家认为只有人类才有制造工具的能力,人类学家相信工具的使用是人类进化史上重要的一步。

  再看技术:指人类对人造器皿的运用,也包含系统、组织方法学和技巧的运用。它是知识进化的主体,由社会形塑或形塑社会。它是驱动改变的自发性动力。最初,人类会把石块等自然界的材料,制作成一些简单的工具,这已是技术的起源。

  再看业务:指某种有目的的工作或工作项目。从理论定义上而言,业务的活动主体是通过一系列理论与实践(或原理与行为)来重组和揉合(包括美化、排序、组合等)有形和无形的资源,使得新生资源具备吸引客体关注或交付使用的能力,且可为主体带来利益的可重复的健康的人类社会活动。

  从这三者的定义可以简单看出业务与技术本没有什么区别,工具是为业务和技术服务的。只是业务倾向于整合资源,技术倾向于制造工具。但是,不管是业务,还是技术,还是工具都是附属在人身上的属性,以至于最终要依靠人的思想认识水平才能转化出相应的作用。

  所以认识的滞后或者惰性都会对技术的使用和发展产生阻力或排斥。简单想来,业务和技术的关系,就是左手和右手的关系,都需要人来驱动。人在上,左下为业务,右下为技术,连起来就是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就叫做生产力。这样,我们讨论就变成了生产力的发展问题,因为业务与技术不管哪边出现了高低的问题,都会被生产力的革命淘汰。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看个例子。

  铁匠与园丁的故事

  一个铁匠与园丁的故事:园丁拿着铁匠打造的锄头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锄草,园丁不停的对铁匠提出关于锄头的需求,『不够锋利』,『再做大一点』,『做长一点』等等。铁匠也在每天抱怨着需求不合理,『你根本不懂锄头是怎么打出来的,还没有磨快,就叫我打大一点,你到底要怎么样?』。但是,铁匠还是每天在敲着他的铁锤打着那把锄头,抱怨多于思考,更想换一个园丁去打锄头,可能会不被骂。

  而园丁依然在用着他那把锄头不停在锄草,心里永远想着要把那个铁匠换掉,因为是他养活那个铁匠,但是铁匠挺不靠谱。可是花园的草依然长的那么茂盛。终于有一天,有人开来了一辆锄草机,此时铁匠与园丁只能在旁边看着,这个花园已经与他们无关了。

  从故事上看,是锄草机淘汰了这名园丁和铁匠。那让我们来分析一下,锄草机是怎么出现的,园丁每天的工作方式有没有可能提出一个要锄草机的需求,正常分析来说不可能,因为他每天最核心的工作是在和草的较量,更懂的是草如何生长的,但并不会去想锄头是怎么造出来的,也不会去弄明白使用锄头是不是最合理的锄草方式(当然,如果这个园丁见过锄草机就另当别论,但是可能只是逼着铁匠打出一个很像锄草机的锄头而已)。

教练团队智谋无限,战术层出不穷

  每天打锄头的铁匠可不可能做出一个锄草机,也不可能。因为他每天的核心工作永远是锤子和铁,并没有关心锄头被怎么使用,也不知道草是怎么被除出的。但是如果他们俩是互相渗透合作,到是有可能做出锄草机。可是实事上从园丁的角度认为铁匠只是给他造工具的人,他自己才是一切。从铁匠的角度,园丁只是一个每天折磨他的魔鬼,让他不停的敲打这把锄头,而且他本身也忘记了做这个锄头的目的是什么,只是一味的迎合着园丁的要求,没有更多的思索。此时铁匠本身就只是园丁的一个工具,这就好比园丁是业务,铁匠好比技术。此时两者都是失败者,因为生产力的革命是不会停下来的,总有一天会有另一帮人带着更先进的方式来接替他们的工作。

  此时有人可能会说,园丁为什么不给铁匠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提出更合理的需求,更平等的地位,但是这真是问题的全部么,仔细想来其实不然。园丁只是一味的想着用已知的方式锄草(就是那把锄头),并不懂得锄头是怎么做出来的,更不懂得如何换一种方式去锄草。

  这时我们再想一下,与上面的理论进行对比,这个园丁也不是好业务,他没有合理的重组和揉合资源。我们再来看铁匠,是不是这个铁匠只是遇到了一个不懂事的园丁,而没有造出那个锄草机,也不是,因为他也从来没有想过园丁是怎么锄草的,锄头是不是锄草最好的工具,所以对比上面的理论,铁匠也不是个好技术,因为他没有真正的运用好制造好工具。最可怜的就是那个锄头,只是一个原始的工具,永远没有进化的机会。

  故事背后的思考

  通过这个故事的分析,可以大概明白了,业务、技术、工具三者之间的关系:业务与技术充分的合作,制造出了工具,并在过程中不停的升级进化工具,这样最终提升的是生产力,并在生产力的推动下,不停的革着旧生产力的命。

  作为一个程序员,絮絮叨叨的讲了一大堆哲学般乱糟糟的故事,实在不应该。好吧,让我们来用一个程序员的语言再简单翻译一下这个故事:一个小贩,雇了一个写代码的做了一个卖袜子的网站。小贩认为有了网站,袜子就自然可以卖出去了,就可以是伟大的电子商务了。写代码的天天翻着Nginx、Java、MySQL、Redis等等一系列技术文档,半懂不懂的捣鼓出了一个网站,就认为是一个伟大的电子 商务网站。

  小贩天天等着人来网站卖袜子,并且让写代码的加着或者抄着其它网站各种奇怪的功能。写代码的也一味的听着迎合着小贩的想法,并且痛苦的实现着小贩要求的各种功能。这样小贩是业务的主导,写代码的是小贩的用来生产网站的工具,结果可想而知一定是一个不会太成功的网站。

  因为世界上任何一个成功的互联网应用,背后一定是一群既懂得经营,又明白如何利用技术的业务和一群懂得驱动业务的技术大神们的故事。这时一定有人会说,你怎么知道这个网站不行呢,很多网站不都是这样的么?一个认真做事的程序员虽然技术不怎么好,但可以把事做出来,小贩是个销售,只要有足够的售卖技巧,袜子是可以卖出去的,而且还有很多的同类网站可以参考,让程序员照抄,所以此时技术作为业务的工具也挺好,没有什么问题,因为小贩只是在少量的卖一些袜子。

  是的,好像小贩的这个网站可以活下去,也可以养活他们。但是,在移动应用上可以随时随地的购物,更多的基于大数据进行个性化推荐购买,甚至使用了像VR等新兴技术的购物应用层出不穷的今天,这个小贩和他的程序员还能活的很好么。

  你看又是来一堆所谓高大上的技术来反驳这个小贩与他的程序员,用一堆高大上的技术就能证明技术就不是业务的工具了么,你去淘宝上搜搜有多少卖袜子的小店铺活得好好的,再去朋友圈看看又有多少卖袜子的微店活得好好的。他们很多不正是一个懂经营的店主和一两个懂代码的小伙在上面经营么。这时,技术怎么就不是业务的工具了?

  此时好像说的是对的,技术真成业务的工具了。但是再仔细想想,淘宝上的每一家店的真正背后技术是什么,是淘宝整个平台在做技术团队的支持,真正的业务是淘宝的产品团队在做的平台系统规划。店主正是在这样的技术和业务之上,做的他们的业务。微店等大量的平台级的应用也一样,都是依靠大平台的业务和技术在支撑着每一家小店的经营,所以这种情况下,真正的技术和业务并不是小贩和他的程序员们,而是大平台后面的技术和业务们。试想,如果这样的大平台是用这样的小贩和他的程序员们的方式可以做出来么?这不正是技术加业务提升了生产力之后对原生产力的革命吗(与园丁铁匠的故事一样)?

  其实这样的生产力的革命颠覆原有行业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之前通过电话来叫出租车,这样的平台也有很多,也活的很好。业务每天经营着他的电话,技术支撑着这个电话系统,其乐融融。但是在各大打车应用大行其道的今天,这些电话叫车的平台又在哪里?还有在几年前有很多的饭店做着自己的订餐网站,自己送的并不快的快餐。一样在各大外卖平台大行其道的今天,这些小订餐网站去了哪里?无不证明了一件事,一个行业通过与技术的结合,产生的巨大的生产力革命正颠覆着这个行业。所以技术还应该是业务的工具吗,显然不是。

  业务和技术必须结合

  此时又有人会说,你老拿一些大公司、热门行业的变革来说事,你怎么就知道在这样的让行业产生大变革的公司里,不是业务在主导,技术只是工具的呢?也许在这些公司的里面产品业务正在像工具一样使用着他们的技术呢?也许他们的技术正沉浸在这样工具式的工作方式呢?所以你还是不能很好的证明技术不是业务的工具。

教练团队智谋无限,战术层出不穷

  是的,这样的行业大公司,我也不可能一一的在里面体会过,我也不可能清楚详细的知道他们每一个公司是如何处理技术与业务的关系。但是我认为任何一个产生生产力革命的行业一定是由业务和技术结合而产生的,但是革命之后也许有可能又重新回到新的“园丁与铁匠”的故事中。

  我们再回忆一下这个故事,有可能新来的园丁开着锄草机,还会像之前园丁对待他的铁匠那样对待着他的锄草机修理师。但是我相信他们如果持续这样下去,那么新的革命到来时,他们一样会变成旁观者。所以,业务和技术就像是人的双手,只有互相了解合作,才能产生最大的合力,不断的推动生产力的前进。在这个基础上,技术只会是业务的伙伴,而不是工具。

  作者简介

  王晓波,同程旅游首席架构师,EGO会员,专注于高并发互联网架构设计、分布式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设计、大数据分析平台设计、高可用性系统设计。曾设计过多个并发百万以上、每分钟20万以上订单量的电商交易平台,熟悉B2C、B2B、B2B2C、O2O等多种电商形态系统的技术设计,熟悉电子商务平台技术发展特点,拥有十多年丰富的技术架构、技术咨询经验,深刻理解电商系统对技术选择的重要性。

  容器大会8折购票最后一周!

  CNUTCon全球容器技术大会,我们邀请到了广发证券、平安科技、宜信、上交所、京东、阿里巴巴、腾讯、百度、携程、同程旅游、eBay、Docker、CoreOS、Mesosphere、新浪微博、搜狗、华为等公司的技术负责人前来分享他们的容器和微服务实践,极客邦InfoQ出品,目前8折报名中,团购有更多优惠。点击阅读原文链接,了解详情。

  赞赏

  人赞赏

本文 zblog模板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m.kaiyun-kaiyuns.com/kaiyun-post/1630.html

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发表评论
搜索
排行榜
关注我们

开云体育-国内领先体育游戏平台|实时赛事